新的开始,从中国品牌说起
昨天对于中国企业而言,是个大日子,是个新开始。非公君记得年6月20日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》,提出设立“中国品牌日”,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,讲好中国品牌故事。日前,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国家发改委(国函[]51号),同意设立“中国品牌日”,同意自年起,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“中国品牌日”。中国品牌的发展已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,发挥品牌的引领示范作用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。
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推进,中国品牌的产品在全球随处可见,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已经成功逆袭,占据世界市场。年,“美的鼎釜IH”智能电饭煲卖到了电饭煲的老家——日本,并获得了当年国际设计界的最高奖项:“红点奖”。年,美的智能电饭煲出口量高达万台,而出口最多的国家正是日本。
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范例之一的华为,以自主开发的处理器,多处创新技术为卖点,创造出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前三名的成绩。当国内高端手机市场百分之八十被苹果占据的时候,华为已经在海外市场挑战苹果和三星的地位。
年全世界品牌强入选数量最多的十个国家,中国排在第五位。世界品牌强,平均年龄93.71岁,岁以上的老字号品牌个,中国占3个席位,有岁的茅台,有岁的青岛啤酒,还有岁的中国银行。从老字号,到新面孔,中国品牌有何特色?又有怎样发展空间?大家不妨跟着非公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“非遗”文化壮大老字号企业
年3月,商务部、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联合印发《关于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的若干意见》提出,要支持一批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知度,但在发展中有困难的老字号企业,进行技术改造,挖掘文化内涵,培育新的增长点。“中华老字号”的招牌和“非遗”文化赋予老品牌新的增长点,但其传承百年的生命力归根结底还在于久经考验的制作技艺,正如同仁堂古训所言:“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,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”。
这些老字号品牌得益于政策保护和与时俱进的创新,在今天仍然极具生命力和竞争力,甚至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。在年中国老字号品牌价值排行榜中,青岛啤酒以.9亿人民币摘得桂冠。
从中国百强品牌看供需结构升级透过至年的中国品牌百强排行榜,我们不难发现:中国的供需结构正在升级,在供给侧,食品、工业制造行业在供给结构中占比明显下降,而科技、旅游、零售、医疗护理行业在供给结构中所占比例显著上升;在需求侧,食品消费比例在下降,医疗护理消费比例在提升。
在排名位列前十的中国百强品牌中,传统工业行业正在让位于新兴的科技行业,科技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新驱动力,“互联网+”也让新零售也大放异彩。同时,在排名前十的品牌中,所属行业和所有制种类越来越多元,其背后是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成果和市场活力的体现。
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,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转型为创造大国,越来越多中国品牌走出国门,从能源、电信、制造业到传媒、互联网行业,世界品牌五百强中的“中国队”也正在迅速壮大、崛起。
中国品牌的底色:创新、诚信、卓越、进取
中华老字号传承百年有其坚守,在传承中不断创新,诚信严谨,追求卓越品质;品牌新星上榜百强有其专长,稳健中开拓进取,用人才、重服务,讲诚信、担责任。不管是老字号还是百强企业,透过各家官方网站上关于企业文化的相关介绍我们可以发现,“创新、诚信、卓越、进取”的共同价值观是中国品牌永不褪的底色。
(综合自新华网、澎湃新闻、网易新闻等)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#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fw/154.html